擴大國產雜糧自給率,生產、加工及行銷三面向並進升級
刊登日:112-05-23  點閱:1089
大合照

大合照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指出,俄烏戰爭持續進行造成國際糧食價格、運輸成本及供應數量等不確定因素,以及持續日益嚴峻的氣候變遷,對臺灣長期依賴進口大豆、硬質玉米、高粱等雜糧供需及產業永續發展具有負面影響。爰農委會今(23)日由陳主任委員吉仲親自主持召開擴大雜糧自給率專家座談會,邀請雜糧策略聯盟、雜糧業者及專家學者等討論擴大國產雜糧種植、行銷及鼓勵食品廠採用國產雜糧策略,並且推動轉作獎勵、雜糧集團產區以鼓勵生產。
  農委會陳主任委員在會中指示,為了擴大國產雜糧自給,在生產端要持續擴大雜糧產業經營規模,並因應農村勞力老年化,要持續投入建置自動化、一貫化省工機具設備以降低負擔提升效率,同時要提升烘乾及倉貯量能,以及導入冷鏈設備來確保品質與穩定供應;在需求端要媒合食品加工業者及通路業者與產地對接供應雜糧原料,並媒合雜糧加工業者採購、開發多元化商品及產銷履歷加工品等措施,以及透過食農教育增加國人對國產雜糧認同與消費。透過全面改善,以健全國產雜糧產業鏈。

國產雜糧面積逐年增加 農民收益俱增
  農委會說明,早期因土地政策改革與農戶禽畜飼養為副業的帶動下,雜糧生產於民國50年達高峰,種植面積突破45萬公頃。民國55年後因開放進口雜糧,致國內雜糧生產面積逐年降低。為扭轉過度依賴進口雜糧且維護國內食安全,該會第一階段推動活化休耕地、調整稻米產業結構等政策,國產雜糧種植面積從民國101年5.7萬公頃,增加到民國111年8萬公頃,增幅40%。民國105年起推動第二階段「大糧倉計畫」,透過建置雜糧集團產區84處及大型理集貨採後處理中心17處,提供雜糧烘乾、倉儲及冷鏈設備一貫化作業系統,延長貯存期限及滾動調節倉貯庫存能力,確保雜糧穩定供應。雜糧進口替代率由5.9%提高至民國111年6.2%,主力農家所得(雜糧及特作類)每戶年收121.1萬元提高至146.6萬元,成果顯著。

生產、加工及行銷三面向並進 達成未來5年雜糧生產目標
  農委會陳主委表示將持續以增加農民所得、確保糧食安全為重要工作目標;面對氣候變遷影響,配合推動開發雜糧作物保險,選育抗逆境品種,以及持續推動契作獎勵。從生產、加工及行銷端輔導農民、加工業者及媒合通路商等策略,以提高雜糧種植面積及生產效率品質。未來農業部成立後,農糧署將設立雜糧特作組,會更積極發展雜糧產業,並以未來5年增加27,250公頃(大豆5,700公頃、甘藷3,000公頃、硬質玉米16,000公頃、高粱2,550公頃)為目標,保障我國糧食安全。

回上一頁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