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臺北地小成本高限制,盧品方的觀光農業
刊登日:105-11-22  點閱:8372
盧品方與海芋田合照

盧品方與海芋田合照

  今年30歲的盧品方,已經在海芋田裡工作十年了,專科畢業那年,她決定不再升學,直接回到家裡接手「財福海芋田」的經營,將原本只限於三四月的海芋賞花季,逐步推展,現在五月能賞繡球花,七八月避暑,秋天看芒草,冬天也可喝一杯暖暖的咖啡欣賞山景。 

  其實盧品方小時候並未直接接觸農事,為了上學方便,平日她與父母、兩個弟弟住在市區,假日才上山到田裡找阿公阿嬤玩,上國中後,偶爾協助販售海芋。20歲那年,五專即將畢業,她考慮到阿公阿嬤已經年老,但爸媽有穩定工作,暫時不會回鄉幫忙,弟弟也還年幼,決定自己接手試試看。

  盧品方一家人早在幾年前就觀察到,實施週休二日後,臺北市休閒農業市場出現,竹子湖觀光風氣興盛,各農家紛紛轉型,他們家的海芋田也開放體驗活動,她說:「我計算過,回家工作能有三萬月薪,時間又能自己調配,比四處找工作還只有22k好太多了,所以爸媽也很鼓勵我,認為這是一個就業的好選擇。」

  剛接手的第一年,盧品方發現除了三至五月的海芋季,其他九個月幾乎無事可做,雖然有點慌張,但她立刻決定發揮餐飲科學會調酒專長,到酒吧工作打零工;也把握時間參加各種社區活動,融入社區,讓老一輩的鄰居熟悉她這張陌生臉孔;並安排到國外long stay或是參加農會課程進修。

  在爸媽的投資下,她開了一間咖啡店,讓結束採花體驗的遊客可以稍事休息,求學時所累積的中餐、西餐、調酒、烘焙、餐旅服務證照,成了現在最強大的資產。慢慢的,她經營出五月的繡球花賞花季,一步一步擴大觀光收益,並透過臉書粉絲團經營,接觸到對竹子湖有興趣的國內外旅客,現在就算是秋冬也會有遊客上門,只有二月農場會完全休息,重新整頓忙了近一年的凌亂,好進入備戰狀態,迎接三、四月最忙碌的海芋採花季。

  回家至今,盧品方最喜歡跟著爺爺一起種海芋的時刻,「一開始爺爺很捨不得我下田,會抱怨,為什麼不去上班?也會叮嚀我戴手套,不要受傷。但他其實很開心,以前田裡只有收音機的聲音陪他,現在卻是孫女天天陪他聊天。」偶爾她也會發現爺爺偷偷處理自己沒除乾淨的草,卻不直接開口責備,讓她感到溫暖又幸福。

  「如果你要瘦身,就到田裡工作一天吧!」盧品方笑著說,也有飯店經理找自己去工作,當領班或經理,「但心靈層面不同,上班族過一天是一天,每天都是幫老闆做事,可是回家工作,是為了自己和家人,就算淡季沒有收入,也會知道現在的耕耘都是未來的成果。」

  這兩年,她被選為臺北市青農聯誼會會長,最大的心願,就是幫助其他臺北市的農民,能像竹子湖地區一樣,除了專業種植還能有觀光休閒的收入,讓一分地的作物價值,可以等同於中南部一甲田地的收入,突破地小又高成本的限制,「都市農民要存活,關鍵除了觀光化,也包括自我行銷能力的提升。」

  她希望無論多艱難,農民都能合力為這座城市留下一片田地,都市裡生活的人們只要願意,隨時可以帶著孩子來看看田地的模樣,認識盛產的蔬菜,自然與現代文明生活可以靠得更近一點!

 
回上一頁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