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槓青農 開啟不同的人生
刊登日:108-12-25  點閱:2469
青農謝瑋翔

青農謝瑋翔

       謝瑋翔來自於花蓮縣瑞穗鄉,是茶農、製茶師也是茶人。傳承了吉林茶園歷經四代的製茶精神:「只能做到最好,這就是老爸堅持的硬頸精神」,返鄉作茶多年,仍時時在思考,該在哪個細節上調整,除延續長輩栽種的茶樹、製成的技術,也結合在地文化元素,融入採茶、製茶體驗課程,推廣茶產業食農教育。換種方式,再次地讓人們感受土地的脈動。

       農耕之外,是重機騎士、喜愛攝影兼任貓砂清潔隊員,有工有閒是生活的一部份, 週末經營「Ba han han non好茶咖啡工作室」,是茶店也是休憩驛站,有近悅遠來的茶友,也有小坐歇息的車友。在時常有車子往返的台九線,為過客邂逅一場舞鶴茶的饗宴。

       瑋翔雖然從國小到當兵前,有空閒就會幫忙家裡的工作,但也都是茶廠階段性工作,對於製茶、管理及茶葉認知都不太了解。直至退伍前幾個月,與父親上茶山看茶、討論茶山的狀況,又聊到家裡的產業,並且討論退伍後的生活,詢問瑋翔是否有自己想追求的事物想要做,或是要不要先返鄉嘗試茶葉的工作是不是自己所想要的生活方式。幾經思考,瑋翔退伍後即返鄉協助農作,動機其實很簡單,花蓮就是他最喜歡的生活地方,雖然沒有城市裡的熱鬧及年紀相近的朋友能聚在一起,卻是瑋翔認為在花蓮對於想做的事和地方產業有更大的空間及非常好的環境,能夠讓人想好好的在這裡生活。

       返鄉之後,面臨最大的問題是溝通,包含改變包裝、倉儲管理、銷售方式及生產製造等,例如剛開始接觸家裡的產業時,認為舞鶴產區內的包裝相似度太高,想要改變包裝,但對家中長輩而言,覺得目前產品銷售不錯為什麼要花錢改包裝;瑋翔在溝通後無法獲得認同,後來先斬後奏,請臺北的朋友先製作少量包裝,在展售時使用新的包裝,再藉由客人的詢問,讓家人認同,並漸漸改變產品的包裝。瑋翔認為花蓮的交通較不方便,相較其他產區需要更較多的時間,所以想在臺北展售的時候,讓消費者對吉林茶園以包裝作為第一印象,介紹及喝茶的同時才慢慢讓人了解我們自家的茶園。

       後來接觸家裡工作越久,就會發現越多問題,茶莊內部銷售管理,新舊客戶售價問題甚至哪些能賣哪些不能賣,導致銷售價格相較複雜及難以管控,成本概算及廠商店家優惠就需要和家裡溝通,但礙於人情世故時常還是會低於售價很多的價格甚至不敷成本優惠給老顧客。當時解決這個問題的方式,就是先將數量較多的產品優先鋪設於通路及花蓮在地店家,盡可能把數量備齊讓庫存穩定,讓店家穩定的銷售以外盡量減少家中庫存。以往倉儲管理只有父親了解存量及擺放位置,一開始先訂定倉儲擺放方式以及固定清點存貨確認數量,後來再增添pos機及app方便管理銷售狀況及庫存數量,清楚掌握管銷控管。

       接著進入茶園管理並接觸生產製造的工作,這方面最常發生就是過度採摘的問題,為了追求蜜香紅茶被小綠葉蟬吸吮的原料,以致茶樹沒有休息的空間,所呈現的茶質相對就顯單薄,對於香氣調性及沖泡次數就會有一定的影響,茶樹部分也較虛弱,生長狀況會直接影響產量。後來瑋翔找到解決的方法,是利用紀錄及與其他茶區交流學習,藉由茶改場的茶業相關課程,與其他茶區農友學習及交換心得,然後省思、修正自己的作法。

       在瑋翔返鄉後,不斷的與家人溝通及努力不懈的朝自己的夢想前進,除了在2016年獲選為農委會第三屆百大青農外,更在社區上擔任夏舞茶全國手沖咖啡比賽總召、舞鶴休閒農業區主任委員、及瑞穗鄉休閒農業發展協會理事長,而且在茶葉製造方面也有亮眼的成績,獲得2019年花蓮縣優良茶競賽地方特色茶比賽金牌獎殊榮。瑋翔希望未來在茶區成立關於茶的休閒農場,結合觀光產業及體驗遊程以及茶職人多樣化的課程,讓想了解從事茶工作的朋友能夠更貼近我們生活,甚至希望能夠多提供就業機會,人才東移讓想在花蓮生活的朋友,能夠一起為這個地方、為這個產業來努力。

回上一頁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