蓮霧栽培創意連連
刊登日:109-08-25  點閱:1658
所產蓮霧甜脆可口

所產蓮霧甜脆可口

       蔡協良雖然從小就幫忙農事,跟在父親身邊學習,且從高職到大學一路都是學農業相關科系,但他不因此自滿,仍然到處尋找適合自己的課程進修,吸收新資訊,充實自己的不足。他跟所有農二代一樣,農事上跟父親偶爾會有意見不合,但是蔡協良說:「因為自己是學農,父親務農,意見衝突對於我們是會產生新的火花,反而是好的。」他表示,課本介紹農作物的理論、特性,但是父親了解如何搭配節氣、在對的時間點做適合的事,是書上學不到的。理論搭配實務就能降低成本、提高收益。

       他家的農地有2.65公頃,主要生產蓮霧,和父親則是各管理一半,只有在套袋、修剪需要較多人力時互相幫忙。蓮霧的銷售管道主要有宅配、行口及外銷,行銷的部份委外與廠商配合,因為蔡協良認為人力不足必須專心生產。為了讓消費者吃得更安心,從父親輩開始,他們的蓮霧就有吉園圃認證、產銷履歷。蔡協良更進一步委外成立一個網站-蜜果網。他提到成立這個網站的動機不只是為了行銷,也是為教育消費者,讓消費者知道產品的生產方式、生產模式。

       蔡協良突破蓮霧舊有栽種模式,他試用植物工廠的方式栽培蓮霧,「玻璃溫室、LED燈、水耕,三個搭配就是植物工廠了」他說,蓮霧90%是水,所以可以用水耕,他用心了解農作物的本質,再提出不一樣的想法。玻璃溫室、LED燈的部分將與工研院合作,玻璃溫室是利用太陽能板,且可以用APP去控制透光率,再用LED燈補光,穩定開花率、提高品質。在6~11月的空窗期利用植物工廠躲避颱風、穩定收益,其他的月份就用土耕,回到原本的生產模式。他表示,蓮霧水耕的目的是要一年四季都生產蓮霧,才能養工,根本解決缺工問題。

       蔡協良的蓮霧大部分都是外銷,他在外銷遇到的難題是蓮霧會爛,因此他研發滅菌設備。從缺工問題到外銷遭遇到問題,不難看出蔡協良個性喜歡獨立思考、積極解決問題。

資料來源:高雄區農業改良場/財團法人中國生產力中心

回上一頁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