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 ”罩”農場生產源自天地萬物的寶物
刊登日:109-09-25  點閱:3119
青農游紀儒

青農游紀儒

       天照農場農場主游紀儒,在電子業及紡織業打滾了20年有餘,農場的主要作物以保健作物丹參及薑黃為主,創立”天照地藏”作為品牌Logo,同時以父親名字作為每一項產品的名稱開頭─「源之寶」。他依循24節氣種植四季作物,堅持與自然生態共存,友善土地,無論飲食風潮如何改變,掌握新鮮原則,以食物最天然的原貌來烹飪。

父親的一句話:「土地就要耕作,人要和土地搏感情…」讓紀儒走進農業

       桃園市龜山區游紀儒曾是電子業、紡織業的專業經理人,曾在中國大陸廣東省佛山嘉品紡織公司擔任業務總監,當一切都過得很順利時。父親在一場車禍意外驟逝,讓他原本認為是安全不變動的世界突然間變得失序、混亂,突然間需要就近照顧母親,同時又不能讓父親生前最熱愛近1公頃的土地荒廢,因為父親常告訴他︰「土地就要耕作、人要和土地搏感情」,最後他決定離開大陸的工作,返鄉繼續耕耘父親所遺留下的土地。

       雖然國中的時候父親常找紀儒到農場工作,但其實他對農業瞭解不深,父親叫他做什麼,他就什麼,對農業的印象就是靠天吃飯,天氣成為農民收成的主要影響因子,農民辛勤的工作收成不一定是成正比。既然下定決心從農,要種什麼?如何種?市場在那裡?會賺錢嗎?一連串問號產生?就在徬徨無助時,龜山區農會的林秀玫主任,建議他去報名桃園市第2屆青農輔導訓練班,紀儒很幸運的被錄取了,在上課與實習期間認識了好多青農好多老師,了解慣行農法、有機農法和自然農法的差別,農藥和化肥對土地及農民本身的影響。

       結束課程後,參加桃改場2016年底時候在尖石鄉那羅部落舉辦的丹參特作觀摩會。知道丹參這個作物,透過觀摩會也瞭解到丹參的售價高,1公斤可賣到600元;但種植環境需要排水良好及有機質豐富的土壤,不耐熱、需避開高熱,夏季生育期8個月、一年一收,適合人力較為不足的地區,這種作物的經濟效益及栽培特性,勾起紀儒的強烈興趣。

       桃園市青農輔導計畫結訓後,便正式成為農民,首批栽種作物就是丹參,在2017年先在山上試種200株丹參,由於過去沒有從農的經驗,在農事耕作上總覺得很多不確定因素持續在腦裡縈繞,後來在桃園市青農陪伴師林老師的鼓勵下,以丹參作為主要栽培作物。之後報名參加第4屆百大青農徵選,之後很幸運的入選百大青農,開始進入了另一階段的丹參人生。

入選百大,開始”丹參”人生,但不孤單

       入選第4屆百大青農後,承陪伴師輔導制度,主辦單位桃園區農業改良場特邀請桃園市政府第2及3屆青農輔導專家顧問團總召集人林進興老師擔任紀儒的陪伴師,因為紀儒與林老師在商業界有著相同的背景,也互相欣賞與認同彼此理念,林老師一口答應繼續擔任紀儒百大青農的陪伴師。

       林老師與本場傅智麟副研究員及李宗樺助理研究員組成輔導小組,每月至少1次的輔導,提供生產及採收後處理、農場經營管理及市場行銷推廣等諮詢與經驗分享。林老師提供了不少關於商業模式導入農業經營寶貴的建議,將傳統農業導入創新農業領域,提高農業經營的價值與利潤。

生產面向:

       紀儒與本場的小型試驗合作計畫-丹參栽培使用苦茶粕防治根瘤線蟲之研究,提昇丹參產量及品質,平均單株重量達400-500公克。透過本場農業推廣課姜金龍課長引薦並偕同龜山區農會林秀玫主任拜訪花蓮區農業改良場蘭陽分場張同吳分場長,共同商討丹參栽培及應用。

       2019年申請農科院「青年農民特色農漁畜加工加值方案」,將丹參採收過程中棄置的地上部,循環利用萃取精油及純露,進一步與美妝業者異業合作,提高丹參生產整體利潤。

市場面向:

       陪伴師建議參加不同規模且不同客群的展售會,來實際面對不同的消費者,才能進行產品的修正與精進,這幾年曾在大園區溪海彩芋節、桃園市購物節、臺北市希望廣場、臺北市花博農夫市集設攤展售,也曾受邀參展桃園市文創博覽會。為了拓展丹參的市場接受度,結合洺町和風料理店,推出丹參養身鍋。並與龜山區農會合作在2019年辦了第1場丹參食農教育體驗,除了挖丹參、吃丹參、喝丹參咖啡外,還做了丹參純露手工皂。

農業創業是史上最困難的創業之路

       以紀儒在商業界工作20年的經驗來說,臺灣農業是史上創業難度極高的產業,土地成本相當高且最大的困境就是缺工,所以想透過合作來解決,所以成立了「源之寶農業企業社」,未來希望與學校合作,在產品包裝上建立QR code,結合丹參食譜及應用方式,讓消費者更容易品嘗到,也能帶來農業加值,串起一級生產、二級加工到三級行銷的鏈結,並設立簡易加工廠及丹參體驗館,成為一個標竿,甚至一個商業模式。

資料來源:桃園區農業改良場/財團法人中國生產力中心

回上一頁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