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協源力推大甲粉蔥 回饋經驗助青農
刊登日:109-11-24  點閱:1832
蘇協源成立「道卡斯小綿羊互助共耕工作坊」,讓產季錯開的農閒青農,換工互助,也能藉此吸收其他農友的種植經驗。

蘇協源成立「道卡斯小綿羊互助共耕工作坊」,讓產季錯開的農閒青農,換工互助,也能藉此吸收其他農友的種植經驗。

  講到青蔥,大家第一印象都是三星蔥品質優又好吃。而臺中市大甲區農會執行祕書蘇協源特別強調,當初在推廣一鄉一農產時,大甲選擇在地知名的芋頭,在各鄉鎮全力經營特色作物下,讓其實同時起步的大甲青蔥,被埋沒了好幾年。在早期農業知識不普及的年代,也沒有和農政單位接觸,爸爸就以同行或農藥行口耳相傳的方式,以慣行農法種植青蔥,而接手的蘇協源,懂得善用各界資源,也很幸運獲得青農輔導及聯誼會合作,一步步種出外觀不是最美,但絕對吃得安心的粉蔥。
  以木工為專長的蘇協源,曾經參與八里左岸、漁人碼頭的棧道工程,以及北投圖書館綠建築興建,當時小孩還小,對經常離家工作久久不見的他不願親近,再加上想照顧年邁父母,因此下定決心返鄉。蘇協源說,很多青農對土地取得、種植經驗與施肥用藥,都不知從什麼管道取得資訊,他很幸運的是,第一年就遇上百大青農選拔,雖然並未當選,卻與農政機關建立良好關係,獲得許多協助,從農之路一點也不孤單。甚至他自己還成立「道卡斯小綿羊互助共耕工作坊」,讓產季錯開的農閒青農,換工互助,也能藉此吸收其他農友的種植經驗。
  適地適種是蘇協源一直努力的目標,米是他最大的收入來源,粉蔥則是他的另一個主力作物。而他所承租的河川地,其實以沙地為主,因此他也選擇經濟價值較高的花生,並榨取花生油。他還讓孩子參與花生油品牌的塗鴉,希望他們了解並認同父母的工作。甚至在寒暑假時,他也會讓孩子的同學來農場邊玩邊學,與家鄉的土地文化更有連結。
  蘇協源說,他曾說過一個笑話,說農友都很閒啊,一上午都在大樹下聊天。其實,青蔥都是半夜2點就要起床趁著新鮮採收,小心拔取才不會破壞賣相,採收後要清洗去除土塊與老葉,保持蔥的翠綠與鮮嫩。而這些工作都要靠大量人力,所以他也會請社區老人家、媽媽或外配來幫忙,他還戲說這是千歲團,成為社區的另一種人情味。
  很多農政單位,的確樂於錦上添花,找些知名或已有所成的農友來輔導,但是蘇協源受人點滴更願意雪中送炭,除了教青農操作器械機具,帶小朋友從小札根認識食農教育,讓農業未來看得到光明與希望。

回上一頁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