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都市的農業種子 立志成為從農好例
刊登日:110-01-25  點閱:1170
盧傳期先生為眾人講述他種植的玉米筍品種及銷售經驗

盧傳期先生為眾人講述他種植的玉米筍品種及銷售經驗

       或許跟大多數同世代的年輕人一樣,甚少清楚自己的方向在哪裡,一路且戰且走。直至覺得走投無路了,偶然回憶起農業,那個只在生命週遭徘徊的旅客,發覺不排斥可以嘗試,就這樣,不具農學背景也沒有親友務農,只是想對自己的人生負責的臺北青年,將自己認真地放入農業。現在,他說:「如果我一個什麼都不懂的人可以在農業上作得有聲有色甚至是有一番作為,那麼,可以告訴更多年輕人說,投入農業是可行的。」

臺北長成  異鄉紮根

       七年級後段班的青年農民盧傳期先生,從小在臺北生長,直到大學時代才離家到嘉義生活,主修的是歷史學。畢業後曾做過短暫的房仲工作,雖然在這個工作上學習到許多,也賺得獎金,卻不覺得踏實;想到要嘗試農業後,也曾就近在北部的菇類公司工作,卻無法滿足自己內心的追求,後來在父親的牽線下來到了雲林從事非常「道地」的農業。

       從農已有三年多,目前落腳雲林古坑的他,就連戶籍都已南遷到這裡,可見他的決心。傳期目前有兩處經營地,一在福智麻園農場內,承租福智文教基金會的土地來耕作,收穫全交由福智公司(通路:里仁有機),另一在福智麻園農場外,收穫自己銷售;這也是傳期的經營策略,前者保證收穫,是穩定來源,後者雖具不穩定性,卻是考驗著自己經營能力的一環,能不能運用其自由性,在在是一種學習,況且是透過這部分才能與客戶溝通、瞭解消費者的需求,最重要的是,種出好的農產與親友分享是他的動力來源。日前,農委會郭坤峯科長等人訪視青年農民來到雲林,選擇傳期這裡,在郭科長的詢問之下,我們也才明白傳期會與福智合作,與父母親於里仁相關企業工作有關。

積極學習到穩定成長  認同與責任感油然而生

       選擇嘗試農業前幾乎沒有經驗的他,在投入後積極地全臺到處學習,包括位於臺中的種苗改良繁殖場,桃園、臺南、高雄各地改良場等等,只要認為在務農上有所需要,就積極報名參與訓練,以習得正確的農業經營智識與觀念。除了找農政單位接受訓練,也與福智農場裡的前輩、鄰田的長者甚至雲林縣在地青農們學習、請教,以掌握農事所需的各種技能與農業經營訣竅,也可說掌握資訊來源。

       而決定採門檻高的有機種植方式,無非是考慮到食物的安全、農業從業人員的安全,最重要的:土地的永續利用性。傳期種植的品項不少,從常見的基本季節葉菜、根莖類菜、瓜果菜到果樹如鳳梨等,以及水稻,這樣的多樣經營實在不容易,光是要掌握每一樣作物特性,就不曉得要花上多少時間與精神,這方面,或許是傳期有著福智農場團隊的協力,同時他也有與改良場(本場)專家合作試驗,讓他在技術上可以不致擔心。在銷售上,自己獨立經營的區塊,他利用最簡單的臉書社團,將願意買他的農產品的親朋好友聚集在一起,不定期發佈新知與新訊,努力經營,他笑著說:「我在臺北的所有朋友裡,就只有我一個人務農,當然可以好好利用!」除了單純地買賣關係,他也會舉辦各種田間體驗活動,邀請他的顧客們前來互動,提升農人、消費者與土地的三方面關係。

       從農至今,一路上面臨的問題,也刺激著傳期去思考或行動,例如農業勞動力人口嚴重缺乏的問題,他自己會利用寒暑假招募有志從農的大學生來打工,平時也接受想體驗者以工換宿;真正從農的青年因土地非自有無法成為農會會員取得農保,他希望農委會能給予協助。去年底成為專案輔導的青年農民,這是他第二次挑戰的結果,除了想透過輔導獲得從業上的幫助之外,無非是希望由青年開始的改變力量,帶給臺灣更好的農業環境。

資料來源:臺南區農業改良場

回上一頁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