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風飛翔遨遊天際 青農陳姵華樂活從農
刊登日:109-12-25  點閱:1580
青農陳姵華

青農陳姵華

       一般大眾對於農業工作的想像,腦海中浮現的應該是幾位老農夫在田裡耕作的畫面,是個勞力密集且陽剛味十足的產業,而近年透過行政院農委會「百大青農輔導計畫」,加入了許多青農生力軍,其中不乏七年級生的年輕女性,萬綠叢中幾點紅,臺南區農業改良場專案輔導的青農-陳姵華小姐就是嬌點之一。

       姵華嘉大園藝系、台大園藝所的求學歷程,打下深厚的學理基礎,專長為植物生理逆境;研究所畢業後,姵華在農試所鳳山熱帶園藝試驗分所擔任研究助理,期間思索自己未來方向,相較於時下的「全民瘋國考運動」,姵華認為務農切和本身喜愛生態環境的人格特質,不僅能學以致用,而且和家中農業經營相輔相成,遂決心投入。「站在巨人肩膀上,看得更遠」,103年姵華入選農委會第2屆百大青農專案輔導,透過兩年計畫整合資源、技術、銷售等全方位諮詢輔導,不再單打獨鬥,協助其穩健經營。

       不過姵華從農初期並不順遂,因為和家中採粗放、慣行農法的理念歧異過大,決定先在外租地耕作,最後選擇在臺南安定落腳,初期為了降低成本,種植露天番茄、甜瓜,嘗試以技術彌補無設施窘境,但「計畫趕不上變化」,栽培過程受到銀葉粉蝨、瓜實蠅為害,採收前又遭豪雨侵襲,血本無歸;面對日趨嚴峻的極端氣候考驗,姵華體悟到設施栽培才是高品質、穩定生產的關鍵。為了姵華的輔導需求,經臺南場青農輔導小組及陪伴師媒介資源,邀請嘉義水上呂世能班長擔任外聘顧問,並利用其一棟溫室,學習設施番茄、甜瓜的栽培技術。

       果然「薑還是老的辣」,有呂班長在旁指導及經驗分享,加上姵華科班出身,經過一年的時間磨練,實力已不可同日而語,也建立自己的一套栽培模式;另外胡安慶陪伴師也傳授品牌建立及行銷經驗,並帶領姵華實地參訪玉井及臺北果菜拍賣場,了解分級包裝及市場喜好,作為產地出貨品管參考。通路方面,姵華以自家品牌「打盹貓農坊」宅配為主,行口、拍賣場為輔,落實分級提高利潤,產品總是供不應求;臉書粉絲專頁也記錄著農作物生長日記,把艱澀的農學知識轉換成生動活潑的故事,貼近消費者的距離,建立品牌忠誠度。

       姵華的努力和成果,大家有目共睹,連一向反對她務農的父親,吃了姵華種植的小番茄,也為之驚豔,透過不斷溝通及農場經營越趨穩定,父親認同她友善環境耕作的理念,並提供土地讓姵華搭建設施;「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能返鄉歸農,享天倫之樂,先前的不順遂與挫折都已雲淡風輕。回想起這段辛苦卻又收穫滿滿的日子,姵華感謝臺南場青農輔導小組的技術輔導及諮詢,讓自己合理施肥、安全用藥的理念得以實踐,回想起這段辛苦卻又收穫滿滿的日子,姵華感謝臺南場青農輔導小組和呂世能班長的技術輔導及諮詢,讓自己合理施肥、安全用藥的理念得以實踐。在品牌建立和行銷通路穩定上,胡安慶陪伴輔導師功不可沒,3年500萬零利率的青農創業貸款及部分設施 (備) 補助,減輕初入設施農業經營的資金壓力。最後姵華也感謝男友謝明諺的支持陪伴,貼心地將田間粗重工作一肩扛起,農務搭配起來合作無間。姵華未來的願景,希望能往休閒產業發展,使民眾了解農村面貌及強化食農教育,但目前設施土壤及規模都和嘉義實習田地差異甚大,當務之急是盡快建立適合的生產管理模式。

       青農陳姵華一路走來雖然踉踉蹌蹌,但她展現了女青農堅毅、樂觀的一面,失敗了,修正反省再出發,如同姵華的座右銘「人生永遠不會準備好,做,就對了!」,為她的從農故事做了最好的詮釋。

資料來源:臺南區農業改良場

回上一頁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