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魚王子返鄉,盼為國產鮑魚拚出一片天
刊登日:108-08-26  點閱:3123
吳鴻銘堅持不做銷價競爭,堅持品質,成功建立品牌(圖片提供/吳鴻銘)

吳鴻銘堅持不做銷價競爭,堅持品質,成功建立品牌(圖片提供/吳鴻銘)

  「小時候從沒想過,有一天長大會繼承家業。」吳鴻銘說。
  從事養殖漁業,其實相對雜糧等務農工作,是更辛苦的。尤其是鮑魚九孔這種沿岸養殖,從育苗到收成加起來超過1年,卻幾乎無法抵抗颱風的侵襲,難怪家裡最初也不願意鴻銘繼承家業,將他栽培到讀博士。
  直到那天,媽媽一通電話「你爸爸做不下去啦~」將鴻銘呼喊直奔家鄉,一肩扛起粗重的魚塭工作。
  然而,鴻銘和父親在經營上有許多意見不合的地方,甚至經常吵架。「坦白講,家人不認同我們年輕一輩的做法,確實是蠻挫折的。」鴻銘感慨地說,「一般青農和長輩意見不合,是常有的事。但我爸的反應又更激烈一點,會認為我不依循他過去的做法就是 ”懶惰、不長進”,不論是做加工、媒體採訪或是去外面上課進修,爸爸都不是很認同。」但是,要突破盤商控制價格,只能咬著牙向前走,堅持做出成績,讓家人漸漸認同。
  另外還有一大挑戰,是來自中國大陸鮑魚的逆襲。教導消費者學習區分國產貨與大陸貨,也是條不好走的路,因為價格是很現實的。「不做銷價競爭,堅持品質是我們家鮑魚的特色!」鴻銘說,「大陸鮑魚的養殖環境不如我們乾淨,我們在黑潮旁邊沿岸養殖,絕對是更營養、乾淨且品質一流。」也因此,慢慢建立起仁和鮑魚的品牌。
  鴻銘說,國產鮑魚和大陸鮑魚,可以輕易地從外殼區分。國產鮑魚是吃海藻,外殼呈現單純的深紅色或深褐色,大陸鮑魚的外殼則有常有金屬色、偏綠色的花紋,這樣的差異也是因為水質不同造成。因此,也可以從鮑魚外殼判斷其養殖環境的好壞喔!
  鴻銘經營的仁和鮑魚,也是全國第一個申請水產產銷履歷的業者。目的就是要讓消費者吃得健康、吃得安心。另一方面,鴻銘也嘗試將自家引以為傲的鮑魚做外銷,賣到日本、韓國、新加玻、香港、中國、馬來西亞及法國等地,爭取更多市場。
  鴻銘相信,成功要靠自己堅持下去,把原則秉持住,不要因為商業考量做不好的事情,堅持品質。終有一天,能為國產鮑魚拚出一片天空。

回上一頁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