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員登入學員登入 農人新樂園粉絲團 RSS訂閱
食農教育課程及體驗活動
訓練、學習,是成功的必經過程
報名操作教學報名操作教學 線上學習線上學習 關閉選單
[花蓮縣]花蓮場開發陸生藍綠藻無土栽培技術 節省處理時間
刊登日:108-07-02點閱:2925
花蓮場利用不織布做為陸生藍綠藻栽培資材,較乾淨且無雜質,將推廣給農民使用

  到花東旅遊常會吃到的一道美食「情人的眼淚」, 通常也是在地原住民熟悉在野外採集、煮食或販售的天然食材,經過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花蓮區農業改良場研究開發,已可以用無土栽培方式生產,在7月2日辦理了一場現場觀摩會及品嘗活動,很受到參加農民的重視。

  陸生藍綠藻(Nostoc commune Vauch),俗稱雨來菇、地木耳、葛仙米藻或情人的眼淚等,喜生於具有乾淨水源的草地與山林間,無需固著於土壤上,所以可生長於礫石草地上、水泥堤防、停車場及山邊馬路旁等,可調味涼拌、清炒、炒蛋、煮湯,味道都非常鮮美可口。陸生藍綠藻含有豐富的營養價值,鐵質高達7.93 mg/100g,約為葡萄的32倍,還有多種礦物質元素。

  一般生長在野外,產量有限及採收後處理耗時費工,主要是因為陸生藍綠藻生長在砂石雜草混在一起,容易夾雜大量雜物,為了改善這些缺點,進行陸生藍綠藻無土栽培技術之探討,研發成果顯示能大幅縮短採集及採後清洗的時間,節省勞力及增加農民的收益,未來將可進一步發展地方特色農產業,在全球氣候變遷的趨勢中,提供更穩定的食材來源。

  花蓮場的栽培試驗針對陸生藍綠藻生長習性,主要比較多種栽培資材,包括砂質壤土、碎石、抑制蓆與不織布等;結果顯示利用不織布做為栽培資材,藻體生長量最佳,外觀型態相較於野外採集的藻體厚實;在夏季的戶外環境以60%遮光率的百吉網,即可達到適合光照度,有助於藻體生長量提升。以無土栽培技術進行培育,可獲得較乾淨且無雜質的陸生藍綠藻鮮體,透過栽培技術觀摩會介紹,未來將推廣給農民使用。 

臺灣農產品安全追溯資訊網 青年創業及圓夢網 農產品交易行情站 畜產行情資訊網 農業科技產業情報站 117-1 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全球資訊網
TOP